强筋骨 兴产业 建机制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贺崇云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大梨树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 也是大梨树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 担任党总支书记这9年多来 , 他一直都忘不了当年的一件事 。 “2013年我一上任 , 就答应给村里的小学3万块钱 , 用来改善教学条件 。 可是一看账本 , 村集体只有1.8万元 。 ”贺崇云叹了口气 , “要是现在 , 算个啥 。 ”
正是从那一刻起 , 贺崇云暗下决心 , 一定要把大梨树村的集体经济搞起来 。
如今大梨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蓝莓产业越做越大 , 集体经济账本越来越厚 , 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2021年 , 大梨树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近300万元 ,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万元 , 远远超过云南全省平均水平 。
站在地头 , 贺崇云抬头望向远处 , 跟采访人员说:“你看 , 那边种的成片的蓝莓 , 用的都是我们村的地 , 有企业经营的 , 也有村里合作社种的 。 这些年 , 不论是集体经济发展还是大伙儿增收 , 都靠着这蓝莓呢 。 很多人都把我们村称作‘蓝莓村’ 。 ”
在曲靖市1682个村(社区)中 , 像大梨树村一样的集体经济强村还有不少 。 近年来 , 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 坚持党建引领、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 , 大力实施“消薄脱壳”三年行动、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 , 成绩斐然 。
2021年底 , 曲靖市所有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 , 总收入达到11.01亿元 。 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社区)有144个 , 约占村(社区)总数的8.56% , 其中有66个百万元以上的“大户” 。
党建引领强筋骨
回想起当年流转土地发展蓝莓产业的经历 , 贺崇云有说不完的故事 。
【强筋骨 兴产业 建机制】“想归想 , 干归干 , 农村里的工作没有一件是简单的 。 ”贺崇云说 , “2013年之前 , 村民们主要种植烤烟 , 每年的收入也不错 , 但大家伙儿都被土地绑了起来 , 想外出务工都难 。 可是一说要流转土地种蓝莓 , 赞成的没有多少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