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有哪些,会计科目表完整版


会计科目有哪些? 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会计科目核算的归属分类;二是会计科目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三是会计科目的经济用途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 , “劳务成本” , “制造费用”等科目 。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 。 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 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其他业务支出”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
二.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 , 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 。 一般情况下 , 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
三.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
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
拓展资料
一.会计科目含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 , 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
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 , 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 。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 , 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 , 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 , 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 , 规定其核算内容 。 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 称为会计科目 。

二.设置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及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




常用会计科目有哪些 编号 名称
(一)资产类
1 1001 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09 其他货币资金
100901 外埠存款
100902 银行本票存款
100903 银行汇票存款
100904 信用卡存款
100905 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100906 存出投资款
4 1101 短期投资
110101 股票
110102 债券
110103 基金
110110 其他
5 1102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6 1111 应收票据
7 1121 应收股息
8 1131 应收账款
9 1133 其他应收款
10 1141 坏账准备
11 1201 在途物资
12 1211 材料
13 1231 低值易耗品
14 1243 库存商品
15 1244 商品进销差价

推荐阅读